省社科院专家认为,2017年黑龙江经济运行存在三大问题
《黑龙江经济发展报告(2018)》指出,黑龙江全省经济运行在取得稳中有进、进中向好发展成效的同时,受长期存在的体制性、结构性、资源性矛盾制约,经济运行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1.工业经济内生增长基础不牢,结构性下降趋势仍未遏制
全省工业经济增长虽然继续保持在渐进回升通道,但实际增幅相对较小,工业企业效益改善主要得益于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的周期性回升,内生增长动力积蓄仍有较大潜力,扭转工业的结构性下降趋势仍面临较大挑战。全省工业经济增长实际水平与名义水平缺口仍然过大,工业企业收入较快增长与利润超快增长,主要是依赖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特别是石油、煤炭价格指数的逆势回升。工业经济实际增长水平相对不高使得工业用电量增幅较小,其中制造业用电量负增长。由于以工业为主体的第二产业实际增速与第一、第三产业差距过大,与全国平均水平乃至绝大部分省份还有较大差距,使得全省第二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占比逐渐下降,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下降速度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成为制约全省经济稳定增长和全面振兴的突出瓶颈。
2.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基础不牢,与经济实际增长保持同步压力增大
受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制度调整等因素影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全国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本省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方向相左,前者名义增速逆转为低于全省经济增长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与全省经济保持同步增长面临较大压力,总体上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有放大趋势。受城乡居民收入增速下滑影响,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增幅回落幅度较大。
3.固定资产投资率偏低、规模偏小,制约增长速度和结构优化
2017年,全省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262.9亿元,增长25.2%,增幅同比提高13.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完成投资4113.3亿元,增长3.6%,其中,工业投资3959.9亿元,增长5.2%。第三产业完成投资5703.5亿元,增长4.6%。从整体来看,全省固定资产增速虽有好转,但投资率(固定资产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低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率,这种情况表明,黑龙江省要实现稳定增长、全面振兴的目标,必须尽快破解固定资产投资率偏低、规模偏小且结构不优的瓶颈。
(摘自《黑龙江蓝皮书:黑龙江经济发展报告(2018)》p11-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1月)
上一篇:省社科院专家建议,黑龙江经济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应从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五个方面发力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