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引起专家学者热议。
“《政府工作报告》客观、务实,非常提振信心。”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叶学平说,《政府工作报告》对去年的工作回顾很客观,既谈到了成效,也说到了不足;对今年的工作安排很务实,措施十分有力。去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9.1万亿元,增长6.1%,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大关,已步入世界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这是我们取得的工作成效,为今年工作提升了信心。但我们也应当看到,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从贫穷落后国家进入到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这些成绩来之不易。特别是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不确定因素增加的情况下,我们能保持6.1%的增速,是非常不容易的。
叶学平表示,今年一季度,受新冠疫情影响,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6.8%,经济出现负增长。因此,《政府工作报告》在设定经济目标时与过去不同,并没有提出具体的增速。这是基于客观事实和国内外社会环境变化对经济发展目标进行调整,不再一味追求经济目标,而是强调以人民为中心,民生是第一位的,这一目标设定客观务实也十分特殊。虽然今年不适宜提出具体目标,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的任务一定要完成。在“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和“十四五”规划谋划之年,为应对疫情负面冲击,收好官、起好步,国家提供了稳健而积极的财政政策。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夏梁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三个更加”:一是更加实事求是。今年不设GDP增长目标,财政、货币、金融、就业等各项政策工具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进行调整。二是更加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报告充分肯定人民,特别是武汉人民、湖北人民在抗疫中的伟大贡献,将稳就业、保民生放在最优先的位置,在国内外发展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依然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三是更加强调用改革开放创新的办法来战胜疫情,推动经济社会恢复发展。夏梁说,《政府工作报告》给出一个务实、稳妥而坚定的2020年发展路线图。
专家们纷纷表示,在这特殊时期,湖北武汉要借好政策助力,抓住用好国家宏观政策和对湖北省一揽子支持政策的窗口期,为疫后重振民生和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要炼好自身内力,保持昂扬乐观的精神,狠抓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地,勇于开拓,推进湖北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上一篇:《黑龙江日报》发表我院东北亚研究所研究员笪志刚文章
下一篇:最后一页